端午日賜衣唐杜甫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浣溪沙宋蘇軾輕汗微微透碧紈。流香漲膩滿晴川。佳人相見一千年。
五月五日[宋]梅堯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五絲唐褚朝陽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lián)浔窍悖y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等。“端午節(jié)”為中國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之一,已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jié)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jié)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部分地區(qū)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jié)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申遺 2009年5月,中國已啟動端午節(jié)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程序,申報的遺產名稱為“中國端午節(jié)”,由湖北秭歸縣的“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黃石市的“西塞神舟會”及湖南汨羅市的“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江蘇蘇州市的“蘇州端午習俗”四部分內容組成,申報材料由三省聯(lián)合“打包”。2009年10月,中國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了申報表和相關材料。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2009年9月30日在阿聯(lián)酋阿布扎比審議并批準了端午節(jié)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jié)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jié)日。
涼面拌好了,涼粉也凝固了,包子上還點了鮮紅的顏色,婦女們把吃食裝進柳條籃里,領著穿戴一新的孩子,來到城頭上,五...
端午原稱端五相傳是因唐玄宗是八月初五的壽日,宰相宋璟為討好皇帝,上表為避諱“五”字,而將端五的“五”改成“午”...
城北區(qū)二十里鋪的賀女士便是一位繼承傳統(tǒng)的人,她做的香包那叫一個漂亮,那叫一個香。賀女士出生在互助,從小家里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