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寧文明網(wǎng) 2018-09-25 16:16:00

助人為樂好人孔玉花事跡材料
孔玉花,女,1943年9月出生,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qū)祁連路西社區(qū)居民。
今年73歲的孔玉花,是西寧市海北物資轉(zhuǎn)運站家屬院居民小組長,家屬院居民家里有什么困難都會想到她。多年來,她默默無聞地為社區(qū)居民無償服務(wù),無私奉獻精神感動著這里的每一位居民。
俗話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她對待身邊的老人們非常熱心。家屬院里張老太太的兒子不慎在廁所摔成骨折,而張老太太又常年患有骨結(jié)核病,雙腿不能動。孔玉花知道后,去醫(yī)院看望張老太太的兒子,還給張老太太買菜、做飯、洗衣服。她積極主動與這對孤老結(jié)成對子,一年多來,春夏秋冬風里來雨里去,無數(shù)次推著老人去醫(yī)院看病。有時一星期要去醫(yī)院二三趟,在醫(yī)院樓上樓下奔波,幫忙掛號、付錢、取藥、推進推出配合做檢查,一去醫(yī)院就是大半天,在等待時孔玉花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問寒問暖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她默默無聞地照顧這個跟自己毫無血緣關(guān)系的孤寡老人,67歲老人的身影每天穿梭在菜市場和家屬院間,感動了張老太太和身邊的人。“早上張老太太想吃羊雜碎,我得早早起來給她去買”。孔玉花說著,慈祥的眼睛笑瞇瞇的。
她是社區(qū)有名的熱心人。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只要需要隨叫隨到,從無怨言。在馬路上,在家屬院里,經(jīng)常看到她那弱小的身影。孔玉花有一顆善良的心,她熱忠于助人為樂,孤寡老人是她特別關(guān)注的對象。多年來,她走到哪里,關(guān)心孤寡老人已經(jīng)成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講不出深刻的大道理只說了一句樸實的話語:“誰都會老,誰家都有老人,誰都會遇到難處,都需要幫助,我也會老的,現(xiàn)在能幫助別人時,不能推遲,而且要盡心盡力”。以前院子里有一位趙大爺沒人管,她就天天為他做飯洗衣,一直照顧了幾年直到老人去世。有一次,孔玉花去大女兒家,得知院里陳大爺不幸得了腸癌,需要鐵樹葉子做藥引子,細心的孔玉花費了很大周折,才找到鐵樹葉子送到了陳大爺手中。陳大爺看著那幾片綠油油的葉子,心中有說不出的感動。院子里有一位歲數(shù)和她差不多大的老人身體不好,子女都在外州縣,老人突然去世,子女們就知道哭不知該如何辦,她就主動去幫忙辦理后事,老人的子女們都很感動,直到現(xiàn)在,他們回家就去她家看她。她為了給單親低保戶解決住房問題,忙碌奔波了好幾天,最終讓他們享受了黨和政府的好處,住上了舒適的廉租房。“一些殘疾人消極自卑,有的甚至自暴自棄,而溫馨的感情和家庭,非常有利于殘疾人以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孔玉花說。于是,她就鼓勵殘疾人出去多曬太陽,要勇敢的面對生活,不能消極。
在居民眼中,她是“有忙必幫”,誰家有困難只要力所能及,她二話不說,馬上出手,盡心盡力幫助居民解決各種實際困難。鄰里們鬧糾紛,她苦口婆心地勸解。院里的老人交不起衛(wèi)生費,年邁體弱的孔玉花總是閑不著,主動承擔起小區(qū)衛(wèi)生日常保潔工作。晨曦里,人們常常會看到一個蹣跚的身影在清掃垃圾。
她愛管閑事,沒想到卻給自己管出事來。有一個居民想做生意,資金有限。孔玉花就幫著從別人那兒借給這個居民一筆錢。可是錢一到手,對方連夜從家屬院搬走,再也不見人了。而這筆錢只能由孔玉花償還。為這事,女兒沒少埋怨她。但孔玉花還是改不了愛管閑事的習(xí)慣,她總是說:“世上還是好人多。”
她為社區(qū),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做的事從來不和別人提起,于是有很多人當她的面諷刺她,“哎呀,你沒事就幫別人忙,你得到什么好處了,”她只是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說,挺坦然的就過去了。她就是認為幫人忙是一件高興的事,她只是憑心去做,去感染身邊的人。
作為居民小組長,她始終把責任銘記心間。院子里沒暖氣,給老人生活上帶來了很多不便,這成了老人的心病。孔玉花考慮到老人上了年紀怕冷,抵抗能力差容易生病,她就就親自跑上門找天駒賓館的領(lǐng)導(dǎo)協(xié)商,為居民們安裝了暖氣。大門壞了,她找人把大門修好。她總是在默默無聞的為居民服務(wù)。社區(qū)大家庭,需要更多的像孔玉花這樣的好心人。
為幫助社區(qū)抓好精神文明建設(shè)工作,孔玉花著實用了一番心思,首先是注重強化居民知法、懂法、守法意識,做遵守法規(guī)條例條約的好居民;第二是通過開展講文明、“五好文明家庭”評選等活動,倡導(dǎo)尊老愛幼,和諧共處的新風尚;第三是勤于走訪,深入居民家中了解情況,及時掌握不和諧動態(tài),及時化解矛盾,避免矛盾糾紛擴大,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團結(jié)與和諧。家屬院里來了陌生人,只要是她碰上了,她都要仔細地進行詢問,如果是流動人口住戶,她都要叮囑他們辦理暫住證,并且到社區(qū)進行登記。居民家里有了困難也愛找她商量。她也定期將家屬院的情況、存在的問題和居民的困難及要求及時反映給社區(qū)。在她的影響帶動下,家屬院里其樂融融,宛如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作為社區(qū)關(guān)心下一代“五老”義務(wù)監(jiān)督員,孔玉花一直關(guān)注著家屬院青少年的成長,時刻以樹立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己任,向居民群眾廣泛宣傳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動員群眾提高關(guān)心下一代的自覺性,在她的影響下,人們更加認識到了關(guān)心下一代的重要性,她就是這樣無怨無悔地發(fā)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別人的孫子沒錢交學(xué)費,她就去莫家街市場打掃衛(wèi)生,掙來的錢全給孩子交學(xué)費。她還答應(yīng)孩子,每個月給他五十塊錢的零花錢。于是,兒女給她的零花錢她總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而她卻從來沒有給過她的孫子一分的零花錢。雖然辛苦了很多,但看到她把錢給孩子時他那感激的目光,聽到那一聲發(fā)自肺腑的謝謝,孔玉花感到非常的滿足。即使自己付出得再多也是值得的。她說:“我自己吃點苦沒什么,但是會盡可能多地讓貧困的孩子享受與正常孩子一樣的快樂。”做為母親的她,經(jīng)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力所能及的為別人解決困難。
雖然她沒有做出過臨危不懼、見義勇為的驚人之舉,沒有直接參與一線搶險救災(zāi)行動,卻有著一顆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愛心,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社區(qū)生活中體現(xiàn)出她不平凡的高尚品德。
如今,每天在家屬院里,你依然還能看見她的辛勤忙碌的身影,雖然已是滿頭白發(fā),但那顆火熱的心卻依然如故。那是因為她心中始終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無怨無悔地為需要幫助的人服務(wù)。
中共西寧市委精神文明建設(shè)辦公室 主辦
西寧文明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青ICP備110153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