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湟中縣將脫貧攻堅作為最重大、最緊迫的民生工作來抓,面對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基本縣情,將精準識別作為實施精準扶貧工作的基礎和前提,為精準扶貧邁好第一步。
結合“五看法”、“六算”要求和貧困戶識別的“十二條標準”,各鄉(xiāng)鎮(zhèn)黨政“一把手” 和各村“第一書記”深入村社,對農戶的基本情況、經濟來源、致貧原因、脫貧意愿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了解和核實,并嚴格按照“兩公示、一公告”的流程進行了公開公示,做到了貧困戶、村里、第三方評估“三認可”。
同時,湟中縣“一把手” 每個月定期召開全縣扶貧工作會議和“第一書記”扶貧工作座談會,掌握全縣扶貧工作開展情況,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工作。相關部門領導給“第一書記”講解政策,“第一書記”向縣職能部門提意見、擺問題、道看法,建立形成雙向交流、相互配合、共同發(fā)力的工作機制。
為了給基層老百姓講清精準扶貧政策,亮明中央和各級黨委、政府對扶貧不脫貧不罷手、不脫貧不走人的態(tài)度和決心,湟中縣各鄉(xiāng)鎮(zhèn)不定期召開群眾代表會、村“兩委”會、“第一書記”座談會等,通過懸掛橫幅、制作展板等形式,緊緊抓住“扶誰的貧”、“誰去扶貧”和“怎么扶貧”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廣泛深入地宣講中央和省、市關于精準扶貧的政策措施,不斷增強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志氣,還制作編印10萬余冊惠民政策明白卡和600余冊扶貧日志,保證各項惠民政策一條不落地落實到群眾身上。
在盤清全縣貧困“底賬”的基礎上,各鄉(xiāng)鎮(zhèn)、各扶貧工作隊按照差別化扶持、精準化幫扶的原則,因村施策、因戶施法,精心制定每個貧困村和每戶貧困人口的扶貧行動方案,分類制定幫扶措施,使每個貧困戶的脫貧措施和幫扶責任人一目了然,做到一戶一個脫貧計劃,一戶一套幫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