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山東路一紅綠燈路口,文明交通志愿者徐杰舉著小紅旗在路口協(xié)助交警維護交通秩序,勸阻行人不要闖紅燈、翻越欄桿、橫穿馬路,這個路口秩序井然。
一年前,社區(qū)黨員徐杰主動在國際村社區(qū)鳳凰園居委會報名做一名文明交通志愿者。“把大家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做,徐師傅是一位熱心人。”居委會主任韓海桃說。
徐杰居住在三江匯怡小區(qū),小區(qū)有317戶居民,平時年輕人都去州縣上班了,孩子和老人留在西寧,不少老人從平房搬進了樓房,生活環(huán)境是改善了,可有的老人不會用電梯。
7月14日,在小區(qū)1樓電梯口,西海都市報社區(qū)記者看到,一位70多歲的老人站在那里。徐杰說,這位老人剛跟隨兒子從州縣搬到西寧居住,從沒住過高樓的他不會乘電梯。徐杰一邊扶著老人,一邊教他如何使用電梯,并將他送到16樓的家門口。小區(qū)業(yè)主委員會主任稱,“小區(qū)一些老人不會乘電梯,多虧有徐師傅的幫助,現(xiàn)在小區(qū)不少年輕人也向徐師傅學習,主動幫助身邊的老人,教他們乘電梯。”
“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幫老人就是幫自己。”徐杰說,趁自己還年輕,多做點事情,因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也獲得了快樂。
“每次入戶采集信息,小區(qū)有些居民總以為我們是搞推銷的,就不開門,每次都得麻煩徐師傅陪同,幫助我們給住戶說明情況。”談起每次居委會工作人員入戶的遭遇,韓海桃就有些感慨。
徐杰回憶,剛開始協(xié)助居委會工作人員入戶時,有的住戶在他反復多次上門勸說下,才打開了門。
對于這些問題,徐杰想出了種種辦法,如見到居民要先聊天,從居民身邊的事情問起,逐漸問到主題,對于不理解的居民,就和居委會工作人員多次上門,持工作證并展示其他居民的信息表以取得居民信任;對于在州縣工作的居民,到物業(yè)處和業(yè)委會打聽到居民的信息,再通過電話確認,對于上班沒時間的居民,采取周末入戶的方式去登記。漸漸的,居民們開始配合居委會的入戶工作,甚至很多人還一再感謝居委會的上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