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湟中縣魯沙爾鎮(zhèn)徐家寨村,有一位“名人”叫徐冒有,這位今年64歲的老人是村里一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可是他卻用自己的堅持與執(zhí)著,干了一件絕對不普通的事情。那就是在自家的三層樓院中建起了“紅色文化博物館”。老人說:“我就是想讓子孫后輩記住那段歷史,讓難以走出家門的老人,有個地方能轉(zhuǎn)轉(zhuǎn)看看。”如今,這個紅色文化博物館的紅色力量正在感染著周圍人。
走進徐冒有的家中,院庭中高聳著一尊毛澤東全身雕像,這是他專程從河北保定定做的一尊3.1米高的雕像。徐冒有告訴記者,自己一直很喜歡紅色文化,19歲在外當兵時,他就一直注意收集這方面的物件,有一次為了收集一張印有毛澤東頭像的人民日報,他將報紙揣在懷中整整一個星期,生怕被別人發(fā)現(xiàn)。后來,他先后幾次到延安等地尋找紅色文化物品。如今,他收集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老照片、延安老照片和各種版本的毛澤東語錄等。
為了將這些珍貴的歷史記憶展示給世人,老人蓋了三層樓,其中兩層用于陳列物件。老人以抗日戰(zhàn)爭、長征、解放戰(zhàn)爭等歷史時期劃分,將紅色文化博物館分為幾部分進行物品展出。
在徐冒有的博物館內(nèi),記者看到一幅用615個毛澤東像章繪制的中國地圖。徐冒有說,只要看到毛澤東像章,他就會想盡辦法收集,其中一枚鍍金的毛澤東像章就是從一個美國人手中得到的。徐冒有對紅色文化的熾熱感染了家人和身邊人,一位老人得知他在辦紅色文化博物館,甚至將自己的軍功章轉(zhuǎn)送給了他,希望這枚軍功章在這里喚起人們更多回憶。徐冒有的妻子和兒子也被他這種精神感動,主動幫助他收集物品。如今,徐冒有還是要每天動手整理自己博物館陳列的物品,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村里難以走出家門的老人,有個地方能轉(zhuǎn)轉(zhuǎn),給孩子們講講過去的那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