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市民政局獲悉,該局在推進脫貧攻堅行動中,建立三大模式,即建立“2+2”扶貧檔案、確立“5+4”攻堅目標和采取“6+6”保障措施,目前精準扶貧初見成效。
據了解,自從我市實施扶貧攻堅計劃以來,全市民政部門先期介入,開展精準識別摸底調查,并與上級業(yè)務主管部門溝通對接,與市級扶貧部門配合銜接,建立了“2+2”扶貧檔案。第一個“2”是指貧困村和貧困人口,截至目前已為330個貧困村、7.6萬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另外一個“2”是指貧困對象和民政重點保障對象,截至目前已為33593名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貧困對象和14778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實現脫貧的民政重點保障對象建立兜底脫貧檔案。
“5+4”攻堅目標中的“5”是指農村低保標準2015年底達到2970元/年,農村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實現“兩線合一”,2016-2019年,農村低保標準分別達到3316元/年、3532元/年、3762元/年和4000元/年以上;“4”是指分4年幫助貧困人口脫貧,2016年底2萬人,2017年底2.1萬人,2018年底2.1萬人,2019年全市貧困人口實現整體脫貧。
“6+6”保障措施是指六個兜底保障加上六位一體。六個兜底保障包括生活補助、醫(yī)療救助、臨時救助、學生資助、特困供養(yǎng)、殘疾補貼;六位一體包括加大農村低保動態(tài)管理、發(fā)揮社會救助整體效應、做好兜底保障資金協調、加強救助與扶貧制度銜接、建立低保與扶貧大數據運用平臺和加大補助力度做好兜底扶貧。